小溫暖里的大守護 碧水集團堅決筑牢社區疫情防控線
?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碧水集團黨委嚴格落實中央、省委、市委統一部署,積極動員、嚴密部署,迅速組織254名黨員干部職工分別于2月9日、15日分兩批次下沉到全市社區疫情防控一線開展幫扶工作,為社區提供門崗守衛、檢測體溫、防疫消殺、疫情排查、勸阻出行、物資搬運、防疫宣傳等全方位幫扶,堅決筑牢社區疫情防控線。
截至3月1日,碧水集團下沉的254名黨員干部職工累計完成出入測溫、入戶測溫46469人次,發放口罩1850個,體溫計110個,登記出入8713人次,勸阻外出6369人次,張貼告市民一封信、防疫令2000余份,疫情公告1200余份,電話、上門排查43900余人次,為困難居民上門送物資、圈存煤氣、買藥、送快遞等近4700余次,消殺近萬個單元樓,分發蔬菜肉類等生活物資5200余人次,主動幫社區搬運、分發物資約20余噸。
集團黨委多次趕赴社區檢查督導幫扶工作,為下沉幫扶的江岸區金橋社區、青山區清源社區等8個社區,包保的江漢區民族街大董社區、涂家社區等5個社區送去了價值近20萬元的防疫、生活物資,極大緩解了社區防疫物資不足的困難。
在下沉社區的近一個月時間里,碧水集團黨員干部職工不懼危險,持續堅守、奮戰在社區抗疫一線,但他們總說自己做的是再平凡不過的小事,然而正是這一件件的“小事”帶來的安心和溫暖,組成了社區防控戰最堅實的基礎,“有社區和幫扶志愿者在,我們隔離了也覺得心安”,石化社區的一位居民在微信群里說。
?
“你們的安全? 我們來守護”
自從2月9日到下沉石化社區開始,碧水集團本部和產業公司聯合黨員突擊隊28名隊員已堅守社區22天。石化社區是個老舊小區,共有住戶3027戶,居民5406人,社區工作人員嚴重不足。突擊隊主要是承擔任務最重的社區消殺、值守和搬運物資工作。每天一大早,隊員們按照任務分配在各自崗位就位,消殺的隊員們照例穿著防護服、背著20公斤重的消殺桶,逐棟進行消殺,每天3個生活區, 51棟住宅樓,193個單元的樓道一個都不能少。社區干部告訴集團隊員,居民們只要聞到消毒水味就覺得安心,精心、全面的消殺,是做好社區防護的有力武器,碧水集團的隊員們都是好樣的!
當得知石化社區消毒酒精不足,集團下沉隊員曹陽同志想辦法聯系了武漢抗疫公益志愿者聯盟組織貨源,于3月2日上午,以碧水集團的名義向青山區石化社區捐贈了75%醫用酒精10箱。石化社區許鴻波書記、黨瑩副書記對碧水集團為社區抗疫所做的工作表示了感謝。
?
硬核幫扶? 船廠社區“技術流”出手
在船廠社區的幫扶工作中,正能量隨處可見。一次值守工作中,社區一獨居老人打來求助電話,說家中突然斷電了,不知能否找到電工師傅幫忙維修,得知這一情況后,武碧綜發公司的李斌同志主動請纓,在社區工作人員帶領下到老人家中一番排查,很快查找出問題,修復了電路。社區劉婆婆收到了親戚送來的生活物資,里面有兩條大活魚,老人家不會殺魚,她顫顫巍巍地拎著兩條魚到處求助,又是李斌同志主動上前,借來菜刀擼起袖子,三下二下就幫婆婆殺好了魚,同事們都笑稱他為技術一流的“殺魚哥”。
武碧綜發公司粟君同志在后湖街后湖苑社區開展幫扶工作,每天認真負責的完成社區安排的各項工作任務,在值守時耐心勸返外出居民,認真向居民宣傳疫情防控知識和各項政策。由于社區人手不足,她時常工作到晚上八九點鐘才回家。小區封閉后,居民理發成了難題,她主動當起了小區的義務理發員,一把椅子、剪刀推子、一把梳子就“開了張”,幫居民們免費理發,“雖然不是專業的理發師,在業余班子里還是拿得出手的”,大家紛紛豎起大拇指感激她的熱心腸,稱她是社區“最美理發師”。
干部職工齊上陣 安裝圍擋不留漏洞
當得知青源社區封閉式管理還存在“缺口”,封閉式管理一時無法落到實處時,海綿公司、碧投公司領導班子積極行動、沖鋒在前。周邊經營商鋪全未開門,“別說圍擋了,就連螺絲扳手都得想想辦法”,社區領到上級任務即面臨困難。海綿公司分管領導立即與在建沙湖港PPP項目施工單位聯系,沿著現場徒步踏勘“劃重點、圈范圍”,在基本保障施工現場安全的情況下,精確到“塊”的抽取調配了400米施工圍擋,連夜運抵社區封閉路口。
次日早7點,社區大門還未開,抗疫突擊隊就已完成集結,領導班子帶頭打電鉆、扭鐵絲、錘鋼釘、扛圍擋……忙得熱火朝天,搬運過程中有的同志防護服掛破了卻忙得完全顧不上處理,手套不夠用,有的同志的手硬生生磨起了泡……在不到半天時間里,迅速完成一期320米圍擋的調運、安裝和打圍工作。一期完成后,大家又巡檢現場角角落落,“自我加壓”精益求精地把大大小小缺口全堵了個遍,全面建成社區道路疫情防控卡點和“圍合式”圍擋400余米,嚴格實行封閉式管理。
?
群策群力? 他們啟動購藥總動員
“醋酸甲羥孕酮片,250m g *30片,北京斯利安藥業有限公司,這個藥有嗎?”
“我問問。”
“兩個藥店都沒有啊!”
“請各位代購藥品的同事,捎帶問一下這種藥啊!”
所屬防洪院公司下沉社區工作群里每天都上演著“藥品追蹤記”。自打嚴格封閉管控起,居民們的切身生活問題成了首要難題,尤其是面對普通群眾慢性疾病用藥或是特殊用藥、購藥便成了困中之重。一旦哪位值守的小伙伴在群里發出緊急呼叫聲,大家便不約而同就近詢問藥店、信息群,同時第一時間前往指點地點排隊購買,群策群力,為購買困難藥、急需藥不辭辛勞努力奔波。
2月26日,防洪院公司志愿者黃高平同志接到了惠民苑社區居民康女士打來的求助電話,這位康女士因身體原因一直服用著同濟醫院處方藥,按時間算,今日順豐同城快遞應該已經寄出,奈何受疫情影響,順豐員工返崗困難、人手不足,因此造成貨品嚴重積壓、無法配送。黃高平當即與同行領導馬建宏書記前往百步亭順豐快遞配送點詢問情況,在順豐工作人員王主管的同意下,開始為康女士翻找快遞,然而面對堆積如山的快遞這無疑是大海撈針,經過兩三個小時的努力終一無所獲。
返回社區后,黃高平一方面與順豐快遞點保持聯系不放棄;另一方面他抽出時間跑遍周邊的大大小小近二十家藥店、在手機藥店群里一一詢問發布消息,為康女士多爭取一份保障;再者同社區積極反饋,待開具證明后,拿著康女士的處方親赴同濟醫院買藥……幾個小時過去了,進展有限,黃高平憂心不已。好在晚些時候,順豐工作人員被黃高平的熱心感動,找到了這份沉甸甸的貨品并送到了康女士的手上,康女士特地聯系了黃高平表示萬分感謝,到這時,黃高平同志懸著的一顆心才放下來了。
?
重點關注? 社區弱勢群體掛心間??? ?
早在第一次信息排查時,金橋社區、清源社區的下沉人員就將社區空巢老人、低保困難戶、重病居民的基礎信息詳細記錄了下來,在之后的幫扶中一直給予重點關注、優先服務。碧投公司劉丹所在的常青街發展社區有很多老年人不會用微信,她主動給老人打電話詢問需求并聯系供應商幫忙團購肉類食品送貨上門,得知有2名80多歲的老人在家行動不便,2月29日劉丹聯系社區領取了愛心蔬菜,并將采購的米、油、雞蛋等物資一并送到老人家中,還留下自己的聯系電話:“你們以后有什么需求就聯系我,你們安全待在家里,我們就放心了!”
在金橋社區,一位60歲的爹爹身體不舒服,想出門買藥,水投公司唐家峰立刻上前勸說:“您不要出去,不安全,我幫您買”,說完他立馬出去給爹爹買好藥并交到他手中,老人家一連說了幾個謝謝。
水投公司周菁在下沉的夾河社區巡查時,發現了一位殘疾住戶在尋求幫助,她趕忙將相關情況反映給社區,并建議給予重點幫扶,社區采納了她的建議。在等待的時候,得知該住戶沒有吃午飯,周菁主動將自己的午餐盒飯給了該住戶。
志愿者們的幫扶也一直被居民們記在心間。2月25日,清源社區一名老爹爹騎著電動車來到隊員們值守的門崗,放下即食面食、發熱飯和礦泉水就準備離開。隊員們趕忙推辭,老人的眼里閃爍著淚花對值守夜班的隊員們說:"你們碧投的同志在青源社區的每一天,我們一直都在被感動著,你們的工作態度、奉獻精神我們都看在眼里,記在心里,你們辛苦了!" 這已經是老人第二次送來食物,隊員們心里都暖暖的。
?
經過這段時間的幫扶和宣傳勸導,社區越來越多的居民開始理解、支持、配合大家的工作,居民們出行會主動辦證、登記、測溫,發放團購菜品時主動保持距離、有序領取,還有居民主動站出來報名參加社區志愿服務……病毒隔離了我們彼此,但溫暖和愛從未遠離。
截至目前,碧水集團幫扶的各社區,尤其是第一批下沉的8個社區,在各方協同努力下,疑似和確診病例都第一時間得到了送醫、送物資藥品等照料,新增疑似病例、確診病例在不斷下降,部分社區已多日維持0增長。
“戰疫”還在繼續,碧水人仍在堅守和戰斗,“疫情不滅,我們不退!堅決打好社區保衛戰!” 這是我們的承諾,也是我們的誓言!